2024年西藏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 (05/01人民网发布)
发表时间:2025-05-01 15:25:11来源:人民日报
4月29日至30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汇报暨2024年度业务工作公众分享会”,介绍西藏23个考古及文物保护项目的进展和成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西藏考古工作以“四大课题”为经纬,织就西藏考古工作的学术图谱。在高原早期人类迁徙、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早期复杂社会起源、吐蕃王朝遗存等四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性成果。特别是日前刚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以海拔高、年代早、时序完整、价值丰富的“四个之最”震撼学界。
记者了解到,2024年,西藏考古工作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从堆龙尚嘎岗遗址的旧石器遗存到阿里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的发现,实证了距今10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踏入青藏高原腹地。此外,尼阿底遗址实证距今4万年左右,石叶技术与石片技术在西藏北部出现;通过曲贡遗址以及卡若、拉颇等遗址的陶器谱系研究,揭示了西藏东部与横断山区、中部的文化交融线索:距今5000年,这一时期西藏大部分区域进入新石器时代;通过格布赛鲁墓地、桑达隆果墓地实证了距今3600年,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社会组织的复杂化阶段。距今3600年,青铜器的传入开启了西藏的青铜时代。距今2500年,西藏古人类初步进入铁器时代。通过温江多遗址、当雄墓地再现了“唐蕃古道”带来的不同地域文化在西藏融合形成的文明盛景,实证了距今1400年,吐蕃王朝开始兴起,西藏高原进入有史阶段。
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赵兴邦表示,这些突破性成果令西藏古代人类发展史的“时间轴”愈发清晰。近年来,西藏考古出土众多文物,如柞蚕丝、桑蚕丝、王侯织锦、茶叶、围棋子、蓝绿地黄色联珠团花斜纹经锦纺织品和龟趺碑座等,有力证明了西藏与中原地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物品互通,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实物证据,打破了以往人们认为西藏地理空间封闭的观念。
据悉,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近年来,根据自治区文物局的统筹协调,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国内12所科研机构、高校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共同为探索高原考古学理论蓄力,共开展32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共涉及16处古遗址、古墓葬,总发掘面积达7060平方米。(记者晓勇 见习记者冯琳琳)
【责任编辑:新澳天天开奖资料大全最新100期,警惕虚假宣传落实,反馈分析优化_通用版arr.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