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占厂
夜色深浓,刚加完班的邵真回到家门口。郝清从暗处站了起来。
“你,怎么来啦?”
郝清挤出笑容,没有接话。
一
郝清跟邵真是发小,她俩都出身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村里后山上有一种大叶菊,晒干泡茶喝,能清火明目、去热解毒,是市面上少见的好茶。邵真十来岁那会儿,每年初秋都去山里采摘大叶菊,晒干后拿到集市上换钱当学费。她父亲早年在煤窑打工出事,瘫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人撑着。而郝清是当地小学郝校长的女儿,跟邵真同龄、同班,两人好得像一个人似的,郝清总邀请邵真上自己家一块做作业、看电视剧。邵真喜欢看《法网柔情》,说将来要做法官,匡扶正义;郝清喜欢看《上海滩》,笑着说自己想去闯荡江湖。
郝校长知道邵真家里日子苦,总留邵真在家吃饭,每年开学给郝清准备文具时,也会给邵真准备一份。小姑娘刚开始不肯收,低着头,眼里滚着泪。后来,郝校长主动问邵真要大叶菊茶,说自己爱喝茶,就当是用文具换茶喝。他明白,孩子自尊心强,自己可以做好事,但不能让对方觉得是施舍。
在“大叶菊”的香气里长大的邵真和郝清,后来一个考上大学读了法学本科,一个高中毕业后去了深圳打工、创业。再后来,邵真回到家乡,成为城里的一名检察官。积累了厚实资本的郝清也回来了,在城里投资开了几家公司。两人依旧要好,也都爱喝大叶菊茶。
那年郝清正在欧洲出差,郝校长突发疾病,还是邵真赶过去替郝清为老人家送了终。两人各自结婚、生子后,两个孩子也天天玩在一起。郝清因为太忙,总没时间照顾儿子凯凯,邵真没少帮她接凯凯放学。后来郝清离了婚,凯凯更几乎常住在邵真家。
郝清总说:“这算是扯平了,我爸当年对你比对我好,现在你对凯凯比对自家儿子还好!”
二
可凯凯上初中后,就很少来邵真家了。因为他老跟一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混在一起,邵真管他,他不肯听。他宁愿自己一人在家住,至少亲妈经常不在家,不会管着他。
那年年初,一起聚众斗殴案在当地引起很大关注,一伙青少年在黑恶势力的唆使下持械对打,造成人员伤亡。当地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成立了专案组办案,负责人正是邵真。她在审查案情时,凯凯的大名映入眼帘。警方的笔录显示,凯凯参与了斗殴,但身份信息显示,他事发时未年满十六周岁,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凯凯,未满十六周岁?”邵真内心一阵抽搐。她怎么会不知道凯凯多大。如果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凯凯这事或许就过去了。可那一夜,邵真怎么也睡不着。次日,捧着一杯清香的“大叶菊”回去上班的邵真,决定向公安机关发出退查通知书,重新核实凯凯的年龄。
所以,邵真知道,郝清这次来找她,就是为了凯凯的事。
郝清跟邵真哭诉着自己教育凯凯的“失职”,又笑着回忆起老校长,还试图留下一堆钱物,想让邵真拿去打点关系,放凯凯一马。邵真给郝清倒了一杯大叶菊茶,她只默默地听,又默默拒绝。她已经查清楚,是凯凯的父亲涉嫌串通国家工作人员,伪造了凯凯的身份信息,想帮凯凯洗脱罪名。眼下,检察机关以涉嫌聚众斗殴罪对凯凯等人提起公诉,同时还将严查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违纪、干扰办案的事。
郝清一直没碰面前的茶杯,她最后直盯着邵真,说:“我最后再求你一次,救救凯凯吧,留下案底,他以后就毁了。”
邵真平静地看着郝清,说:“你知道,我疼凯凯跟疼亲儿子一样。但他确实超过十六周岁了,做了错事就应该接受惩罚。如果我听你的,那才叫真的……害了他。你放心,他现在的情况,刑期最多在一年左右,还有可能争取缓刑。因为他未满十八周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记录都将被封存,不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公开。”
“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郝清不死心地追问。
“这就是最好的办法!”邵真认真地说:“凯凯现在能及时受到惩戒,他就还能有美好人生。但如果今天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继续下去,他才真的可能毁掉了!”
郝清不想再听,愤然离去。邵真深深地叹了口气。
三
不久后,事情尘埃落定。凯凯果然被判刑一年缓刑一年。
那晚,郝清又带着凯凯来到邵真家中,她让凯凯亲自向邵真保证,要认真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邵真给他俩端来一壶大叶菊茶,说:“老校长当年说,要我多喝这茶,清心解毒……凯凯走了歪路,你有责任,其实我也有责任,来日方长,让我们一起帮助凯凯吧。”
两人都关切地看向凯凯,凯凯不由低下了头,一脸愧疚地捧起了面前的那杯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