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岸统一这事儿,一直是咱们华人圈子里的大话题。台湾跟大陆到底啥时候能走到一块儿,统一以后叫啥名字,这些问题没少让大家伙儿操心。最近几年,这话题更是热得不行,尤其是2023年,台湾前“财政部长”王建煊蹦出来说了句话——统一后台湾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这话一出,岛内岛外都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皱眉摇头。
王建煊是谁?来头不小
要聊这个话题,先得认识一下王建煊。这位老兄可不是一般人,1938年8月7日生在安徽合肥,后来跟着国民党1949年到了台湾,落脚台北大安新村。他爹是国民政府的一个上尉文职官,家里条件不算差。
王建煊自己也争气,考上了台湾成功大学,学的会计统计,之后又去政治大学读了财政研究所,写了个关于“法人所得税”的论文。1971年,他还拿了公费去哈佛大学深造,回台湾后直接进了“财政部”,从基层干起,一步步爬到了高位。
1990年,王建煊当上了台湾的“财政部长”,这可是个肥差,也是个烫手山芋。他干了两年多,1990年6月到1992年10月,期间干了不少大事儿。比如股市暴跌那会儿,他跟460万股民喊话:“手中有股票,心中无股价”,想稳住大家的情绪,结果这话成了他的“名言”。
不过他还批了16家新银行开张,半年就搞定,这事儿后来争议不小。有人说他乱批银行,跟国民党关系太近,导致后来好几家银行出了掏空问题,国库亏了2兆元。王建煊自己倒是挺硬气,说这不是他的错,是后人没管好。
还有一件事儿更惹眼,他推了个“土地增值税按实际交易金额课税”的政策。这政策听着挺合理,但直接捅了国民党本土派的马蜂窝,有人骂他是“外省部长抢本省人土地”。
那时候李登辉跟郝柏村关系也不好,李登辉直接让他走人,王建煊就这么辞了职。媒体看他脾气硬,给他起了个“小钢炮”的外号。1992年,他还拿了个“亚洲最佳财政部长”的奖,风光了一把。
辞了部长后,王建煊没闲着,跑去选台北市“立法委员”,票还拿得不少。后来他跟赵少康、郁慕明一块儿在1993年8月10日搞了个新党,说是要给小老百姓说话。1998年他想选台北市长,结果新党最后保马英九,他只拿了2.97%的票。2001年又去选台北县长,得了48.16%,还是输给了民进党的苏贞昌。
2008年,他当上了“监察院院长”,干到2014年,期间也没少发表硬话,比如说“台湾宣布独立那天就是两岸统一那天”,这话直接把监察委员气得要弹劾他。
王建煊还是个基督徒,信得挺虔诚,人称“王圣人”,连礼物都不收。他常去士林灵粮堂讲道,卸任后还搞慈善,当了浙江平湖新华爱心高中的理事长,还写了本书叫《疯子成就了惊人之爱》。
奖也拿了不少,像1986年的艾森豪威尔奖、2004年的台湾最佳资深志工奖、2010年《读者文摘》最信赖政治人物第一名,还有2015年的港澳台慈善基金会爱心奖。这人一生挺精彩,从政坛到慈善,没闲下来过。
他咋说的?统一后叫啥名儿
2023年3月,王建煊上了个广播节目,聊了两岸的事儿。这时候他85岁了,岁数不小,但劲头不减。他直接宣布要以无党籍身份参加2024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说是想唤醒大家对两岸关系的关注。重头戏来了,他在节目里说了,统一是台湾的唯一出路,统一后台湾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
这话啥意思呢?王建煊解释得挺直白:“咱们和平统一了,就是一个国家,‘中华民国’这名字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他觉得这名字挺好,既能体现台湾的特殊地位,又跟“一国两制”搭得上,还能保住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时融入国家的大框架。
他也不是随便一说,还搬了点历史出来撑腰。比如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去了“夷洲”,元朝在澎湖设了巡检司,清朝施琅收了台湾,这些都说明台湾跟大陆是一家子。他还拿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举例子,说这模式挺成功,台湾也能学学。
这话一扔出去,岛内反应两极分化。支持的人觉得这名字挺务实,既保留了台湾的特色,又顺应了统一的大势,反正迟早得统一,不如早点想好名字。反对的人就不乐意了,觉得这名字听着像要把台湾的自治权收走,生活方式啥的也保不住,怕被大陆“吞”了。
王建煊还挺有诗意,引用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爱心照人间”,说和平统一是大伙儿的共同愿望,谁想分裂都没戏。他这番话听着挺有情怀,也挺接地气,没啥官腔。
后来咋样了?参选咋收场
王建煊这话放出去没多久,2023年3月29日,他在台北开了个记者会,正式说要选2024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他又强调了一遍,台湾有危机,和平统一是唯一路子,参选不是为自己,是为台湾的未来。
不过这路不好走。他岁数大,民调支持率一直上不去,连署参选的门槛都够呛能过。到了2023年9月11日,他在《台湾醒报》的采访里说不选了。为啥呢?他算了笔账,要是连署过了但最后只拿3%到5%的票,会把泛蓝的票分散,自己就成“千古罪人”了,所以干脆退了。
退了之后,他没完全消停,说会支持任何愿意跟大陆和平谈判的人选。2023年秋天,他还去了一个两岸交流论坛,呼吁双方多聊聊,别老对着干。2024年1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了,民进党的赖清德赢了,王建煊没公开表态,但他的和平统一想法还在岛内有点回音。
晚年的王建煊多半待在家里看书,偶尔参加慈善活动,关注教育和穷人。2023年,他还去给学生发奖学金,虽然动作慢了点,但精神头还在。他这一辈子,从合肥到台湾,从当官到搞慈善,一直没放下对统一的念想。
这名字咋看?有啥说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这名字听着挺长,但其实不复杂。拆开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名,表明统一后台湾是国家的一部分;“台湾”是地名,突出区域特色;“特别行政区”则是地位,说明有一定的自治权,跟香港、澳门差不多。王建煊提这个名字,明显是想在统一和自治之间找个平衡点。
这想法有啥优点呢?一是接地气,香港澳门都这么叫,台湾跟着来,大家伙儿都能接受。二是挺实在,既承认了统一的事实,也给了台湾一些空间,不至于啥都变样。三是历史感强,台湾跟大陆的联系从古到今都有,名字里带着点传承的味道。
两岸统一这事儿,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王建煊提的这个名字,只是众多想法里的一个。他当过“财政部长”,见过大场面,也挨过骂,经历多了,看问题自然有他的角度。他85岁还跳出来参选,多少有点“老骥伏枥”的意思,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这份心劲儿是真。
这名字会不会成真?不好说。统一啥时候来,怎么来,都是大问题。但王建煊抛出这个说法,至少让大家又多聊了几句,多想了想。两岸的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得靠人,靠对话,靠实打实的努力。他这“小钢炮”一炸,热闹是热闹了,接下来咋走,还得看后面的人咋接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