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教师转岗分流等通知,在各地学校群陆续发布,引起网友热议。
网片来源:网络
而在今年年初,贵州长顺就正式发布文件《长顺县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暂行办法》。
图片来源:长顺县人民政府官网
《办法》明确提出了教师退出的六种方式:
待岗: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暂停教学,接受培训或跟岗学习;
转岗:从教学岗位转至教辅、后勤等非教学岗位;
降级: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师德问题被降低岗位等级;
解除专业技术岗位:保留人事关系,但解除岗位聘用合同;
辞职:教师主动申请离职;
辞退:因严重违规或连续考核不合格被解除聘用关系。
事关教师转岗
江西两地教体局最新回复
遂川县6月或7月下发转岗通知
柴桑区归雁计划仍处于待定中
吉安市遂川县教体局:
为缓解我县小学教师富余和初中、幼儿园教师比较紧缺的状况,从2024年开始我县鼓励具备本科及以上文凭且具备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的优秀小学教师到初中任教,未满五年服务期的在本乡镇初中学校进行转岗申请,满五年服务期可根据学科需求跨乡镇进行转岗申请;鼓励未满服务期的小学教师到本乡镇公办幼儿园任教转岗申请,满五年服务期可根据需求跨乡镇进行转岗申请。
按以往安排,我局将在每年6月或7月份,下发通知给学校。关于2025年教师转岗的具体事宜,请您在2025年6-7月及时关注学校通知,也可以通过电话07966326009咨询遂川县教育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
九江市柴桑区教体局:
外地在编教师回原籍任教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以在职教师身份考入柴桑区任教。二是通过“归雁计划”选调回柴桑区任教。近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及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撤点并校,按师生比例测算,柴桑区中小学教师编制已近饱和。目前我区补充教师主要是结合中小学教师编制空缺和紧缺学科需求情况,按从紧原则科学测算出急需岗位,报请区委、区政府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归雁计划”。
感谢您对柴桑区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如您对以上回复还有任何疑问,可以联系我局工作人员李晨,联系电话:0792-6820657。
教育部: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
今年年初,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要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
3月,教育部召开的2025年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部署会,再次提到“要充分认识学龄人口波动变化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对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挑战”,“要强化教师管理改革和资源优化配置”。
人口结构变化冲击各级教育
人口结构变化,正在依次冲击各级各类教育。2024年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义务教育方面,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在高等教育方面,根据预测,学龄人口在2032年之前将持续增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在《适应人口变化形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文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高峰已过,义务教育正在迎来学位需求高峰,高峰即将向高中阶段推移。
随着出生人口数的下降,“教师过剩”的话题近年来持续受到社会关注。在部分地区,学龄人口下降对教师队伍的冲击已汹涌而至。
前段时间江西万年县宣布因学生规模宣布2025年将暂停英语教师招聘,引发广泛关注。官方回应称“为妥善应对,有效利用师资资源,我县正在未雨绸缪,科学谋划,拟着手研究制定教师转岗分流、调节教师结构性均衡方面的相关政策,对有富余的相关专业教师短期内不再考虑招聘。”
此外,在“问政江西”平台上,该省的德兴市教体局在回应本市今年的教师招聘计划时称:“目前确定只招高中教师。”庐山市教体局表示:“因学生数减少,教师总量略有富余,截至目前,庐山市2025年暂无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计划。”
积极行动,开启“跨学段”任教
面对人口结构变化给各级各类教育带来的冲击,各地积极探索应对之策,以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有一些地区提出了跨学段培养或是跨学段招聘教师,以应对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
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新疆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大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文中提到,新疆科学研判人口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发展改革新形势,深入开展未来十年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教师需求调研分析预测,提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工作,建立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机制。调整增量教师补充重点,将80%的教师招聘计划用于初高中教师招聘。加强存量教师调整优化,将6700余名低学段教师培训后调整到高学段任教。
今年3月,杭州市富阳区发文称,近年来由于出生人口变化,生源波动引发了小学教师“先缺后超”、初高中“高峰缺编”的师资矛盾。为积极应对这一难题,杭州市富阳区科学测算生源和教师需求动态变化数量,完成学生生源预测及教师需求配置分析报告等,率先启动“跨学段”任教改革,通过“上往下”招聘储备、“下往上”挖潜培养双向机制,打破学段壁垒,推动师资动态适配,高效打通双向交流渠道,推进区域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目前,富阳区已完成“上往下”以初中名义招聘40名“跨学段”任教教师,前3年在小学任教,期满再回到初中任教。
各级委员建议:支持教师职业转型等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近年来一直是热议话题,各级委员也曾就此发表过建议,例如上文提到的跨学段任教,苏州吴中区一位委员就曾在其建议中提到,他指出: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需求不平衡,教育局可以选拔学历层次高的青年教师进行升段教师职前培训,符合条件的教师将来可以由幼教当小学教师,小学教师当中学教师(年青教师目前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优化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减少因短暂人口高峰而大量进编教师总量所增加的财政支出。
此外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曾建议:建议教育部会同中组部、中央编办、人社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出台专项指导意见,支持和引导教师进行职业转型,如托育师、特教教师等,并有计划地开展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提前应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建议,构建师范院校为主,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辅的师范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的广度、深度与力度,让最优秀的大学实质性地参与到教师人才培养中来。在全国层面对师范院校的布局和层级进行宏观调配,构建起区域覆盖科学、层级结构清晰的培养培训体系。
在新的人口结构调整背景下,教师队伍“减量”或许在所难免。当“幼小教师本科化”“中学教师研究生化”“高校教师博士化(或博士后化)”趋势来袭,培养学历匹配的高质量师资人才,也成为新时代师范教育重点校人才培养的紧迫命题。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口结构的变动确实值得关注,但另一方面,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不论对于教育还是教师培养而言,中国教育系统性改革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已然到来。相较于讨论学校“关停潮”或“师范降温”等现象,她认为,教育界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优化教师供给配置效率、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免责声明:
本文图片、内容综合整理于网络。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