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澳2025精准正版免费,警惕虚假宣传,问题反馈执行_电子版42.82.71_(05/01小程序发布)_黄竞欧X张向荣:马可以告诉我们如何与爱人相处
发表时间:2025-05-01 13:46:32来源:人民日报

“#原生家庭”“#速食爱情”“#回避型人格”“#假性亲密关系”......打开社媒平台的搜索栏,可以看到关于亲密关系的话题词多达上百个,相关词条的浏览量甚至高达20亿,如何进入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人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绘本《我滴马呀》中,首师大哲学系教师、马术骑手黄竞欧用一个温暖、轻松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她对亲密关系的思考,8岁小女孩呱呱和成年赛马Yellow的故事里,马儿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该如何与“爱人”相处。
我滴马呀
黄竞欧 著,潘英姿 绘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空间 2025-03
“马背上我学到了作为人应该知道的一切知识”
张向荣:这次黄老师写了一本给小朋友看的绘本,也是一本关于骑马的书,讲述一个8岁的女孩和一匹马的故事。黄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对您来说,小女孩呱呱是否带有一定自传性质?两位主角呱呱和白马Yellow是怎样的设定?
黄竞欧:创作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自己正在学习马术,且国内市场目前还没有从亲密关系角度阐释马术的书籍。我“上马”不到三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发现骑马解决了我一个多年来严重的精神困境——走神。作为一个写作者和学者我每天需要伏案很长时间,但却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总会走神刷手机,一天过去又懊恼自己怎么是这样的人。
我尝试过很多方式找回我的注意力,比如长跑、运动、马拉松,但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直到学习骑马。我是一个恐高且平衡感差的人,骑马本来是最不适合我的运动。我第一次上马时完全被吓住了,但同时我也完全专注了,因为我怕死。死亡的恐惧让我变得专注,然后发现:原来获得专注的方式是恐惧。
张向荣:这个恐惧可以战胜吗?
黄竞欧:多坠几次马恐惧就消失了,马术圈有一句话:如果你还没坠马,只能说明你骑得还不够久。书中我也写到了关于坠马的情节,发生坠马的是故事主角——8岁的小女孩呱呱,另一个也是主角——13岁的成熟赛马Yellow。
呱呱是独生女,事实上在她心中自己就是世界中心,她本能地认为她能控制很多东西,身边的父母也不会伤害她,但是马不一样,这也是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喜欢骑马的原因,他们在马身上能找到对手感。马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谁,到我背上不会骑我就摔你。所以骑马会带来一种公平、客观感,能让人清醒地看到自己。我很喜欢一个美国西部御马大师说过的一句话:在马背上我学到了作为人应该知道的一切知识。
张向荣(左)、黄竞欧(右)
张向荣:为何一定要以小朋友的视角讲述故事?如果读者是孩子,你觉得他们能从故事中获得什么?
黄竞欧:用孩子的视角是因为他们真诚。人不能对马撒谎,人在马背上害怕时身体会控制不住颤抖,所以马什么都知道。但人和人之间会有欺骗和隐瞒,即便是最亲密的夫妻也一样。呱呱是个小女孩,在人类中儿童大概是最单纯、直接的群体,相较复杂的成年人她更容易进入马的世界,也能产生更大戏剧张力。
如果是小朋友来看这本书,我希望他们能从故事中感受到他者的存在,理解与他人建立关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说:一条路是很遥远的,你不能急着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会有波折、反转和困难,需要你和对方不断磨合,抱有耐心。对我而言,在马背上的短短两年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亲密关系的阶段性推进,而这可能是两个相处20年的人都未必能察觉到的。
人不可能真正“驯服”马
张向荣:我看到很多历史叙事中人马关系的关键词多是“驯服”。比如有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有一匹烈马,很多男人都驯服不了但武则天驯服了,这隐喻着她之后要驯服一个帝国。但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不是这样,呱呱没能驯服Yellow,为什么?
黄竞欧:从奥运马术的层面来讲,马术运动对人的力量要求很小,所以马术是奥运会里唯一男女同场竞技的项目。成年赛马的体重将近1吨,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不可能与这个重量抗衡,如果你不尊重或理解马,马完全有能力给你致命一击。所以面对马如果过于骄傲或恐惧,你都无法和马建立沟通,你也会由此停止向前。
在书中,我设置了一个对照情节。呱呱家里养了一条狗,呱呱最开始和Yellow磨合不好时她想起了家里的宠物狗,想用马最爱吃的胡萝卜驯服Yellow,但Yellow非常不屑。不屑的原因在于马是一种食草动物,它没有捕食焦虑,因为草永远在那里不动,当外界出现变化或危险时它的第一反应是逃跑。这和祖上是捕食性的猫狗不一样,这些食肉动物对获取食物有强烈的渴望和需求。
张向荣:由此可见,进入文学作品的马甚至很多动物都不再是原本的样子,其中更多寄托的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甚至可能所谓的“通人性”也有很大程度的虚构。
黄竞欧: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猫和狗无法对人产生致命伤害,无非是抓咬点小伤口,但马不一样。如果在马场不穿马靴,马的蹄子轻轻一踩人的脚趾就能断裂,所以我们很清楚马能给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某种程度上,当人意识到对方能够给自己造成足够大的伤害时,人就会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之前有景区发生过一件令人惋惜的惨剧,一个游客因为不了解骑马的规范,脚被卡在马镫里被马拖死。这不是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佩戴头盔等护具都是出于你对马的了解和尊重,你不能苛责一只马来主动迁就你,因为这根本不可能。
这也可以延伸到我们和他人相处中,你的爱人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去控制TA,TA是独立的个体。而且在亲密关系里,人天然懂得“痛的越深,爱的越深”的道理,因为足够亲密所以可以给人带来巨大伤痛,这可能也是我们尊敬爱人的原因之一。
人与马到人与人:亲密关系的启示
张向荣:现在网络上关于亲密关系的讨论很火热,包括亲子、爱人、朋友甚至宠物,但是从人与马的关系来讨论我确实从没见过,人和马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黄竞欧:首先,我认为和动物的相处能让人更好地认识到什么是边界,因为动物是真正情绪稳定的存在。人和人之间的冲突有时是没来由的,或者牵涉到很多复杂因素,但人和马之间,如果马冒犯了人一定是人犯了错误。对马来说它没有复杂的情感和利益考量,它生气一定是人冒犯到了它的边界,而且没得商量。所以骑手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去琢磨马的规矩,清楚他的边界。
张向荣:我认为这一点对于亲密关系来说非常重要。有时候,一段亲密关系的失败恰恰在于边界感的模糊,比如有些人企图控制甚至PUA另一方,导致二人陷入不平等的状态,而从马的身上人可以学习对边界感的把控。
黄竞欧:另外,就是协作前进的问题。在马术训练中让马跨越障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马拉到障碍前用鞭子抽打或者扎马刺逼迫马,但我更欣赏马语者的方式。马语者会用柔和的方式让马站在障碍前,如果马想绕过去就把它牵回来,然后马会徘徊想办法最后选择跳过去。总之,就是让对的事情变容易,让错的事情变难,而不是阻止他去做错的事情,放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张向荣:就像你在书中专门谈到了“服从”,如何理解呱呱与Yellow之间的服从?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又如何表现?
黄竞欧:我觉得这种服从不是A服从B,或者B服从A,而是他们都服从一个更高的目标,认同了一个共同要去的方向。就像我们理想的家庭组成模式一样,你认为的理想生活恰巧也是我认为的。其实骑手和马一起完成比赛后不仅骑手高兴,马也同样兴奋有成就感。去年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还出现了一个趣闻,一匹马比赛开始时把骑手甩下去,然后自己非常开心地完成了全部比赛。
张向荣:所以我们可以从呱呱和Yellow之间的相处上,看到她们的关系从期待、误解、恐惧到理解、接受、协力的变化,这不仅能帮助阅读这本书的小朋友成长,对于我们家长也有很大帮助。我在孩子出生前其实也买过很多育儿书,作为新手家长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看了你这本书,包括之前那些育儿书,我意识到其实学习育儿不是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而是理解孩子的逻辑和行为,并改变自己去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作者简介-
黄竞欧,笔名黄金狗,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著有《鹦鹉暂停刷牙》《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译有《迷宫:一场存在主义冒险》《玛法达大宇宙》《有毒:动物界的剧毒生物》。
统筹 | 钱琪瑶
编辑 | 张天娇
视频 | 周雨姗
*本文为搜狐文化独家原创内容
未经搜狐文化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
【责任编辑:新澳正版资料大全免费,警惕虚假宣传,分析解释执行_智慧消防版25.55】